文 春公子股票加杠杆操作流程
是美国的盟友也好,对手也罢!反正都逃不开美国在全球发起的新一轮关税战。
前几天特朗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表示,他已经让数千亿美元回流了美国,还扬言美国人的好日子就要来了。
我们先短暂回顾一下这一轮关税战的细节,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加征25%关税,日本虽暂未列入首批名单,但其钢铁出口的30%依赖美国市场,豁免与否成为悬在东京头上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。
韩国则因美国将其列入“汇率监测名单”,面临潜在的金融制裁风险。这种经济胁迫迫使日韩重新评估对美依赖——日本首相石破茂已启动对华对话,试图通过深化中日经贸合作对冲风险;韩国则在乌克兰危机中因美国断供情报支持而陷入被动,不得不寻求多边框架下的安全合作。
欧洲方面,美国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的威胁,直接冲击德国汽车、法国葡萄酒等支柱产业。德国贸易逆差问题被特朗普用作谈判筹码,迫使默茨政府考虑“对冲策略”:一方面维持跨大西洋关系,另一方面扩大对华投资(2024年德企在华投资增长23%)。价值观层面,欧洲85%民众视美国为“不可靠伙伴”,78%英国人认为特朗普构成威胁。
以上种种迹象显示,特朗普的关税战,还是坚持了以“美国优先”为原则!盲目侵占他国利益,或者说用强权手段让其他国家服软!
上面我说到,在特朗普的眼中,不存在什么盟友不盟友的,只有利益可谈。
即便日本是美国在亚洲最为坚定的盟友之一,也难逃美国对其发起的关税大战。
具体而言,日本对美出口中,汽车及零部件占比超30%,若美国将汽车关税从2.5%提升至25%,日本车企将面临额外成本约3.2万亿日元,导致GDP下降0.2%。丰田、马自达等企业利润可能暴跌18%-57%,产业链被迫从墨西哥、加拿大转移,进一步推高成本。
美国指责日本通过技术标准、检验程序等“非关税壁垒”限制美企进入市场,例如汽车安全认证和环境标准。尽管日本对美进口商品平均税率仅1.4%(美国对日税率3.2%),但特朗普仍要求“对等关税”,迫使日本承受单边压力。
日本内阁府连续7个月维持“经济温和复苏”判断,但美国关税政策加剧不确定性,导致消费疲软、通胀高企。日本商界担忧,若美国扩大对半导体、医药等领域的关税,经济将雪上加霜。
日本在面临美国关税战的态势下,其实没有什么反击的实力,毕竟全球大部分国家都不是中国,只有中国才能对美国实施反击。
中美新一轮关税战爆发后,中方这边对美国是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,可以说是招招打到了要害上。
中国这回专挑特朗普的"心头肉"下手。先是对美国大豆、玉米这些农产品加税15%,直接戳中共和党票仓的肺管子。美国中西部农民去年刚给特朗普贡献了62%的选票,现在看着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跌到两个月新低,拖拉机都直接开上白宫草坪抗议了。更绝的是中国早就在布局后手——去年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七成,美国货早不是必需品了,这关税大棒抡起来,疼的只有美国农民自己。
军工领域这记锁喉更狠。中国把15家美国军工企业拉进黑名单,连换个无人机零件都得等三个月审批。最要命的是稀土断供,美军F-35战机生产线眼瞅着要停工,五角大楼急得翻箱倒柜找库存,结果发现战略储备只够撑半年。有美军将领私下吐槽:"咱们的隐形战机现在比超市里的圣诞火鸡还金贵。"
台湾问题上中国也亮出了新杀招。10家对台军售的美企被永久封杀,通用原子公司在中国上亿的风电项目直接黄了,连办公室的饮水机都被法院贴了封条。这手"既断财路又绝后路"的操作,吓得其他美企连夜开会自查有没有踩过红线。
日本媒体盛赞中国,其实也是变相对美国发出警告。
日本其实是想通过谈论中国对美国的反制行动(比如说,他们提到美国棉花价格跌到了四年来的最低点),来给美国施加压力,暗示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这样一来,日本在和美国谈判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余地。
再来说说他们的战略提醒。《日本经济新闻》说中国的关税可能会影响2026年的美国中期选举,这实际上是在给美国敲警钟:贸易保护主义玩得太过火,可能会在国内政治上惹出大乱子。
总的来说股票加杠杆操作流程,日本媒体对中国的赞誉声浪,恰是全球化时代盟友体系松动的冰山一角。美国所谓的美国优先以及强权先行的原则,必将被这个时代所抛弃!